
2026年4月16-18日,中原大地将迎来一场绿色能源的盛会——第六届中国(郑州)国际太阳能光伏及储能产业展览会(ZZSOLAR中部光储展)。作为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、专业性最强的光储行业展会,本届展览会以“光储融合·智领未来”为主题,规划展出面积达4万平方米,预计吸引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家参展商,以及超过5万名专业观众共襄盛举。这场为期三天的行业盛宴,不仅将全面展示光伏与储能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,更将成为推动产业升级、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。

**一、规模升级:4万平米全景呈现产业生态链**
与往届相比,2026年中部光储展在规模上实现跨越式增长。展馆划分为五大核心展区:光伏组件与材料专区、储能系统与电池技术专区、智能运维与数字化解决方案专区、分布式能源应用专区以及国际展区。其中,光伏组件专区将集中展示N型TOPCon、HJT异质结、钙钛矿等前沿技术产品,多家龙头企业计划首发功率突破700W的高效组件;储能专区则聚焦长时储能、固态电池、光储一体化系统,华为、宁德时代等企业将带来针对工商业场景的模块化解决方案。值得一提的是,国际展区面积较上届扩大40%,德国、日本、荷兰等国家展团将携最新技术亮相,凸显展会的全球化视野。
**二、技术风向:从产品创新到系统级突破**
展会的技术前瞻性始终是业内关注的焦点。2026年展会上,多家企业将发布“光储充”一体化全场景解决方案,覆盖家庭、园区、电网侧等多维需求。例如,某头部企业计划推出“光伏+储能+充电桩+能源管理”的智慧微电网系统,可实现80%以上的能源自给率。在材料领域,基于钙钛矿-晶硅叠层技术的商业化组件将首次公开测试数据,其实验室转换效率已突破33%。此外,AI驱动的光伏电站运维机器人、基于数字孪生的储能安全监控平台等智能化应用也将集中亮相,展现行业从硬件竞争向软件服务延伸的趋势。

**三、应用深化:分布式与大型项目双轮驱动**
随着我国“双碳”目标深入推进,光储应用场景持续拓宽。本届展会特别设置“乡村振兴光储应用示范展区”,展示光伏农业大棚、渔光互补、户用储能等创新模式。河南本地某企业将发布针对农村市场的“光伏+储能+家电”套餐,解决偏远地区用电难题。另一方面,针对沙漠、戈壁大型基地项目,展商将展示适应恶劣环境的抗风沙组件、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等定制化方案。组委会透露,展会期间将签约多个GW级光储项目,涉及青海、内蒙古等地的风光大基地建设。
**四、思想碰撞:50+场论坛共话产业未来**
与展览同期举办的高端论坛是展会的另一大亮点。主论坛“全球光储产业发展峰会”将拟邀请国家能源局、国际可再生能源署(IRENA)等机构专家,解读“十四五”后半程政策导向。技术分论坛涵盖“新型电力系统下储能商业模式”“光伏制氢关键技术”等热点议题。值得关注的是,首届“中西部光伏储能应用创新大赛”将在展会期间启动,面向高校和企业征集光储融合创新方案,优胜项目可获得产业孵化支持。此外,针对海外市场开拓的“一带一路光储合作对接会”将发布东南亚、中东等地区的投资指南。

**五、郑州优势:区位与政策双引擎助推产业集聚**
选择郑州作为展会举办地,体现了对中西部市场的战略布局。作为“中原城市群”核心,郑州拥有辐射6亿人口的区位优势,其交通枢纽地位可有效降低参展物流成本。近年来,河南省将新能源列为战略性产业,规划建设“郑汴洛濮氢能走廊”,配套出台光伏建筑一体化(BIPV)补贴政策。展会承办方表示,已有12家参展企业计划在河南设立区域总部或研发中心,预计带动超百亿元产业链投资。这种“以展促产”的模式,正推动郑州从传统能源基地向新能源产业高地转型。
**六、绿色实践:碳中和展会的创新示范**
本届展会首次提出“零碳展会”目标,所有展台采用可回收铝制框架结构,主场搭建废弃物回收率要求达到90%以上。参会者可通过小程序计算个人碳足迹,并通过购买光伏碳汇实现中和。展会还与郑州当地光伏电站合作,实现全部用电100%绿电供应。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呼应了行业可持续发展理念,更为大型活动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。
站在2026年的新起点,ZZSOLAR中部光储展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搭建全产业链对接平台。从技术迭代到应用创新,从中国市场到全球布局,这场汇聚行业智慧的盛会,必将为光储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正如一位组委会负责人所言:“这里不仅是产品的秀场,更是思想的熔炉——当太阳的光芒遇见人类的智慧,能源革命的篇章将在这里续写。”
更多展会信息请关注:第六届中国(郑州)国际太阳能光伏及储能产业展览会 官网:http://www.aifechina.cn/ 了解详情!
